
林黛玉死后留下两瓶茶。贾母一看,大吃一惊,知道自己活不了多久了。
众所周知,《红楼梦》的写法是“一条灰线草蛇,绵延千里”。一个小小的细节描述可能蕴藏着惊人的伏笔,这对后续章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在书的第二十五回中,王熙凤听说林黛玉爱喝她送来的连体茶,就特意将这贡茶装进了瓶子里,并命人送了两瓶给林黛玉。
林黛玉死后,大家在整理她的遗物时,看到潇湘阁里有两瓶未开封的茶叶。
贾母见状,大吃一惊。想到林黛玉生前所发生的一切事情,想到自己苍老的身体,她不禁心生悲凉,觉得自己离死亡已经不远了。
这两小瓶茶里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?埋下了怎样的伏笔?贾母为何想到自己的死?
一、茶在《红楼梦》中的作用
在《红楼梦》中,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。书中对茶的描述有273条,或详或简。
在几处详细的记载中,曹雪芹用“茶”来推动书中情节的发展,塑造人物的性格,默默地埋下伏笔。
刘奶奶第二次进荣国府时,贾母带她参观了大观园,还参观了妙玉居住的簇翠寺。妙玉奉茶,贾母以为是六安茶,拒绝了。
妙玉笑道:“这是老君的眉毛。”
妙玉虽然在尼姑庵修行,自称“外人”,但她的心仍在红尘之中。她不仅熟悉贾母这个贾家实权人物的喜好,而且还用自己象征长寿的老先生的眉毛来讨好她。
但妙玉不喜欢刘奶奶出身贫寒、勤劳能干,甚至把她用过的杯子都扔掉了。
男主角贾宝玉也与茶有着不解之缘。第八章贾宝玉的李保姆行为越轨,偷喝了贾宝玉的枫露茶,惹得贾宝玉勃然大怒,表示要向贾母汇报,并将李保姆赶出贾家。
很多读者看到这里都会好奇,贾宝玉为什么会因为这么一点小事就跟养育他的奶妈发脾气呢?
后来才知道,李奶奶凭借奶妈的身份为所欲为。她经常去怡红院做事,占她的便宜。她还时刻监视着贾宝玉,给贾宝玉带来了很大的困扰。
书中第五回,贾宝玉在太虚幻境中梦游时,净寰仙子想要叫醒他,给了他一杯茶,名叫“千红一洞”,意为“千红一洞”。和一哭”。茶的名字预示了书中女性的悲惨命运。
第二十五章 姐妹相聚怡红院。王熙凤询问前几天给大家送的暹罗茶的事。大家都说不习惯,林黛玉却喜欢。
王熙凤又开玩笑说:喝了贾家的茶,你咋不嫁到贾家当老婆呢?
这次谈话催生了以茶作为聘礼的古老习俗。
2.用茶犒赏自己
以茶作为聘礼,是我国古老的习俗。
明代郎英在《七修稿》中描述了这一习俗的由来:“茶一齐种,则不能移,移则不复生”。
茶树只能用种子种植。如果移植,茶树将无法成活。
因此,古代妇女的就业也被称为接茶。之所以用茶,是取茶树不可移植、永垂不朽之意。
虽然它也包含着一些封建思想,表明了对女性忠诚的片面要求,但我们不能忽视其中所体现的古人对婚姻的美好愿望。
这种以茶作为聘礼的行为也称为“放茶”。
《听雨丛谈》记载,满族和汉族都有放鼎茶的习俗,代表着明媒婆结婚的意思。古人常说的三茶六礼,也是专门用来迎娶正妻的。
正是因为茶所代表的美好寓意,尽管王熙凤这样调侃林黛玉,但一向敏感多疑的林黛玉却没有耍花招,用她的“尖牙利嘴”来炫耀。 。反而悄悄红了脸,不好意思说一句话。
林黛玉依赖他人,心思细腻。她很容易察觉别人的恶意,并将其放大。
第二十五回,贾家请戏班唱戏。众人都觉得小丹长得很像林黛玉,但又怕惹恼她,所以都保持沉默。
只有无辜的史湘云脱口而出,很快就被贾宝玉制止了。后来,宝和黛为此争吵起来,林黛玉生气地说,大家都拿她比作演员来取笑她。
在暹罗茶事件中,王熙凤直白的嘲讽并没有引起林黛玉的不满。一方面是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相爱,想要最终和贾宝玉结婚。
另一方面,茶作为礼物代表着正妻的礼物,这也符合林黛玉的身份。
林黛玉虽然吐槽王熙凤“散漫恶心”,但听到这句话心里却很高兴。
三、贾母的预感
可惜天意捉弄人,林黛玉最终没能嫁给贾宝玉,而是在贾宝玉与薛宝钗大婚之日去世。
林黛玉去世后,一向疼爱孙女的贾母来到潇湘阁,看到了林黛玉留下的两瓶茶。
一旁的王熙凤将两瓶暹罗茶的来历告诉贾母,并取笑林黛玉。贾母一时泪流满面。
林黛玉说她喜欢暹罗茶的味道,喝完后向王熙凤要。但他要来的茶却保存完好,他不愿意喝。
这说明她把王熙凤的玩笑当真了,把这两瓶茶当作给贾家的聘礼,所以就一直放在架子上。
听完王熙凤的故事
红楼梦中的茶文化,贾母也看出了林黛玉的心思。于是他哭着说:“我把他(她)弄坏了。”
然后又说林黛玉太傻了。可见贾母也知道,如果她没有拆散贾宝玉和林黛玉,让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,林黛玉也不会去世。
美好的婚姻被自己拆散,孙女也被自己间接害死。这让贾母感到很受折磨。
贾母年事已高,疾病缠身。她一直信佛,又做错事了。她心中不安
红楼梦中的茶文化,自然想到了自己的死。周围的黑发人一一被送走。贾母这个白发老人怎能幸免?
结论
《红楼梦》的结局是“白茫茫大地如此洁净”,贾家覆灭的结局早已注定。
贾的母亲在贾家被抄家之前就去世了。死因是感染了石奇,导致患病。贾母去世时,儿孙围在她的床边,满屋子都是关心她病情的人。
贾母去世后,本已显露出颓势的贾家,依然竭尽全力为她准备丧事。
贾母生前享有极大的富贵,死后也将继续繁荣昌盛。但那毕竟只是身外之物。她死后,绝对无法释怀日渐衰落的贾家和愚昧无知的贾宝玉,更无法释怀对孙女林黛玉的愧疚。
参考:
1.《古典文学红楼梦中的“茶事”探析》
2.《论红楼梦中茶道的描写及其意义》
3.《论红楼梦中茶文化的艺术功能》